【人權星期三@手語名與聾文化—聾人之參與與賦權】
#聾人 #聾文化 #手語 #CRPD
手語的使用是聾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21條保障身心障礙者行使自由表達及意見自由之權利,同時也強調政府應承認及推廣手語之使用,以確保聾人能在與他人平等基礎上擁有尋求、接收、傳遞資訊與思想之自由。在《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二次國際審查結論性意見中,審查委員關切臺灣的聾兒童和少年沒有充足機會接觸手語,因這種語言往往不作為培養兒童溝通能力的一種選擇,更導致聾兒童在發展關鍵時期失去充分發揮潛力的機會。許多家庭對手語持負面態度,也是阻礙聾兒童及早獲得手語學習資源的一大原因。
聾人由於使用的語言與主流社會不同,除了資訊取得可能遭遇困難外,也常導致被排除在許多公共事務的決策與參與之外。主流社會對聾文化的不理解,也是構成聾人無法順利融入社群生活的主因。要改變這樣的情形,除了手語應作為公眾資訊提供的主要語言之一以外,提升社會大眾對聾文化與手語的認識,也是建立聾人與聽人共融友善環境的重要措施。在《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提倡的障礙者參與精神立場下,聾人自我決策與參與的權利應受到社會大眾的重視與肯認。
2023年9月23日國際手語日,雲林縣聽語障福利協進會辦理了雲林地方聾人文化特展,目的為促進提升聾人社會公共參與,協助其了解自身文化、特色,融入生活中。更藉由手語訓練、推廣,增進聾人與主流社會間的彼此尊重、交流。這次文化特展執行過程為聾人參與相應設計與調整工作模式,從計畫訪問蒐集、策展籌備、特展前哨活動,乃至於最終的展覽本身,都充分實現「以聾為本」的精神,符合《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宗旨。
10月的人權星期三,在「我的手語名──雲林地方聾人文化特展」的框架下,人約盟邀請計畫負責人詹富娟主任與黃麗馨督導、陳志榮老師等兩名聾人,一起來談手語名和聾文化。除了增進大眾對聾人文化及使用語言的認識外,這次講座重點將著重於「聾人賦權」,讓大家能了解與聾人共事的工作樣貌,也充分展現聾人自我決策與參與的面向。誠摯邀請關心障礙者議題的你一同參與本次座談,希望透過聾人與聽人彼此的分享交流,讓臺灣距離聾聽共融的社會願景又更近一步。
【人權星期三@手語名與聾文化—聾人之參與與賦權】
🕖時間:2023年10月25日 19:00-21:30
🔗報名連結:https://neti.cc/XwDXoE4
(本場次人權星期三活動僅辦理線上座談,不會進行直播)
📍座談連結:報名成功後,以Email寄送線上座談連結
🎤講者:
詹富娟|雲林縣聽語障福利協進會主任、台灣聾人聯盟秘書長
黃麗馨|雲林縣聽語障福利協進會手語督導
陳志榮|臺北市立雙蓮國小教師
🎙主持:
江孟真|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辦公室主任
※線上會議室人數有限,欲報名者請從速。若報名後因故無法參與,亦懇請來信知會主辦單位,釋出名額予其他欲參與者。
補助單位:臺灣民主基金會
*圖片來源:Canva
————支持人約盟————
發票捐贈碼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