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側記】人權星期三@手語名與聾文化-聾人之參與與賦權
文 / 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 研究及倡議專員 艾夏
10月的人權星期三,在「我的手語名──雲林地方聾人文化特展」框架下,人約盟邀請計畫負責人詹富娟主任與黃麗馨督導、陳志榮老師等兩名聾人,一起來談手語名和聾文化。討論內容除了增進我們對聾文化及使用語言的認識外,講者們也著重分享他們在參與此展覽研究、籌畫與執行過程對「聾人賦權」的看法,讓大家了解聾、聽合作的工作樣貌,也充分展現聾人自我決策和參與的面向。本篇活動側記將帶您回顧當天精彩的座談內容,透過聾人與聽人的分享交流,加深對彼此的認識。
#為何是「手語名」
之所以將手語名定為聾人文化特展中的主題,是因為手語名是要探究聾人生命經驗很好的一個切入點。聾人在初次碰面時,習慣以詢問對方手語名作為交流的開始,以此為基礎建立關係,展開更廣泛的互動。每個聾人可能不只有一個手語名,且每個手語名的由來各有不同。有些手語名取自身材、樣貌,有些取自中文姓名中的某部分,也有取自職業或其他個人特徵的。個人手語名的起源及自己偏好使用哪個手語名,都涉及了聾人的生命經驗與自我認同。
雲林地方聾人文化特展以手語名為出發點,訪談了總計40名聾人的生命故事。特展中重點呈現了其中12名聾人的故事,並劃分為4個主題展區。每位聾人的分享內容中,都可以看到他的多個手語名與自己偏好使用的名字,從而讓觀展者進入聾人自我敘述的生命歷程當中。
#以聾為本的工作模式
雲林地方聾人文化特展的計畫籌備與執行過程中,除了最終展出成果可讓我們窺見聾文化之外,最重要的是策展過程所展現出「以聾為本」的團隊合作精神。因為執行團隊本身聾人屬性就很強,主導展覽的雲林縣聽語障福利協進會從理事長、理監事到會員都是聾人,彼此的溝通高比例以手語來進行。策展過程中若有與外部單位合作的需求,也會安排手語翻譯人員到場協助。語言使用上以手語為溝通的主要語言,是以聾人為主體辦理本次展覽的核心要素之一。
計畫主持人詹富娟主任雖然本身是同樣精通手語的「CODA」(聾人子女;Children of Deaf Adults),但仍時時刻刻注意身為聽人的自己在籌辦展覽的溝通過程當中是否佔據了太多主導位置,影響聾人的主體性。整個活動籌備過程中,大家的意見都是平等的,且因為這是聾人的展覽,聾人的意見會被優先考量。為了確實實踐此目標,在議程安排和會議進行方式等細節上,都必須特別留意。例如因為透過口語進行討論速度較快,若未安排會議參與者的發言順序,可能會陷入口語使用者持續交流意見而聾人難以介入的情況,因此協會進行特展會議時都會讓聾人先行發言,確保聾人充分表達意見後,再讓聽人發表其意見。
除了工作團隊中的聾人意見被重視外,作為受訪聾人的權利也格外受到關注。訪談溝通過程中,工作人員會特別注意受訪者的權利義務告知。所有計畫相關資訊,包括計畫說明、知情同意書、特展合作意向書、肖像權同意書等文件,都會錄製成手語版影片供受訪者觀看。團隊也提供了剪輯後的訪談樣版給受訪者看,讓他們知道自己受訪內容剪輯後的可能成品樣式。此外,受訪者隨時都有退出計畫的權利。上述與聾人受訪者權利相關的資訊會在整個合作過程中不斷被重覆告知,不只是形式上的跑過流程,而是透過手語版影片、同意文書、當面說明等資訊無障礙的多元形式,讓聾人確實了解自己擁有的權利。工作團隊秉持著「以聾為本」的精神,希望達到聾人賦權的目的,並確保聾人權利在這次策展合作中得到最大化的肯認與保障。
透過前述重視聾人權利的工作方法,整個特展籌備到展出過程中,聾人都得以確實參與每個環節。聾人思維成為主導計畫進行的主力,讓聾人為主體的特展能成功展出。
#聾文化的傳承
雲林地方聾人文化特展的另一個目標是累積聾文化的資料,讓更多人能夠接觸並認識聾文化。目前網路上關於聾文化的資料相當少,大眾對聾文化的認識相當欠缺,且要查找也十分不易。透過本次活動釋出了許多網路資料,展覽相關活動與影片提升了大眾對聾文化的觸及率,媒體也為這次特展寫了許多報導,這些都在歷史上留下紀錄,讓想對聾人有進一步了解的人或對聾文化有興趣的研究者能夠有資料能夠查找。
同時,本次活動辦理過程中,接觸了許多聾人及其家屬。有些聽人其實本來並不這麼了解自己聾人家屬的生命故事,透過這次活動訪談歷程,反而有機會更深入探討自己家人所認同的聾文化與伴隨的生命經驗。這次計畫的影響也讓受訪者重新檢視自己的聾人經驗。他們從回顧自己手語名的起源開始,在與聾人訪談員建立起互信關係後,逐步揭露許多可能未有機緣講述的主觀經歷,並暢談自身對聾文化獨一無二的理解。
陳志榮老師提到他在參觀展覽時,受到手語名這主題的啟發,自己也慢慢回想起自己手語名的背後意涵和代表的自我認同。手語名可以有很多學問,能幫助聾朋友回憶自己生命歷程。現在許多年輕聽障者可能並未學習手語,用讀唇或戴電子耳等方式,設法以口語作為主要溝通方式,自然也沒有手語名。然而沒有聾文化認同,而盡力以符合聽人的方式來溝通的結果,不一定能夠真正地順暢交流,面對日常生活許多障礙時,可能仍有苦難言。如果有機會能接觸聾文化、擁有自己的手語名,或許能產生不同的自我認同,有不一樣的聾人經驗。
#未來展望
雲林地方聾人文化特展只是聾人賦權的開端,臺灣仍有許多聾人議題與政策,需要凝聚社會共識來提升聾人各方面的權利。世界聾人聯盟 (World Federation of the Deaf,簡稱WFD) 在今年9/18提出《聾童權利宣言》,要保障聾童的基本人權,包括其接受教育的權利。其中最重要的主張就是聾童有權利認識聾文化並使用手語為其主要語言,且妨礙或剝奪聾童接受手語教育與使用手語的權利即為歧視。臺灣在《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二次國際審查結論性意見中,也被審查委員關切聾兒童並未有充足機會接觸手語的問題,這顯示未來臺灣政府教育端應更努力提倡手語,讓聾兒童能用最合適的語言來發展自我潛能。
其他有待倡議的議題也很多。在資訊近用權方面,臺灣目前並未規範電視節目等資訊平台於提供影像時必須搭配手語,這使聾人並未和聽人一般享有資訊平權。部分提供手語畫面的場合如政見發表會等,其手語畫面都有越來越小的情況,對聾人來講十分吃力,尚待改善。
2019年臺灣制定《國家語言發展法》,將臺灣手語列為各教育階段之部定課程,保障學生持續修習臺灣手語之機會。此法奠定臺灣手語在國家語言的定位、喚起社會大眾對於臺灣手語的重視,並落實《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與《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對聾人語言與文化的尊重。這樣的成果是靠聾人團結向政府爭取來的,是大家積極倡議的結果。未來要讓聾人各方面的權利能被重視並持續提升,也需要聾人勇敢站出來,讓社會大眾聽見聾人的聲音,使臺灣社會距離聾聽共融的願景更進一步。
———— 👉🏻 支持人約盟 👈🏻 ————
💓 人約盟愛心碼「1948」
🦀 合理調整募款專案:https://neti.cc/l8a7N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