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主義與健康權

種族主義與健康權

今天3月21日是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1960年的這天,在南非沙佩維爾,白人警方向參加反種族隔離政策「通行證法」和平示威的黑人開火,造成了69人犧牲。而後於1966年第21屆聯合國大會中,3月21日被訂定為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透過此紀念日呼籲全球反對種族歧視。在《世界人權宣言》通過75年的今年,聯合國將2023年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的主題聚焦為「打擊種族主義與種族歧視的急迫性 (urgency of combatting racism and racial discrimination)」,希望各國積極採取措施,在法律與實踐中促進平等。臺灣作為重視人權的國家,理應在打擊種族主義一事上義不容辭。消除種族主義對人民健康權不平等的影響便是當前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聯合國健康權特別報告員Tlaleng Mofokeng20227月提交《種族主義與健康權》專題報告 (A/77/197) ,指出即使在當代社會中,種族主義對人的尊嚴與生命、對反歧視與平等、對控制自己健康和身體並獲得健康照護的權利,仍持續造成相當負面的衝擊。其中,歷史遺留下的各種形式的種族主義、種族隔離、奴隸制、殖民主義和壓迫性結構等社會因素,都驅動了健康不平等的現象發生。

報告中臚列出種族主義對健康權造成影響的各種可能機制,如透過語言歧視造成少數民族對健康資訊取得不易;因教育系統中普遍存在的結構性種族主義,導致貧困差異而影響健康;居住隔離使無法獲得公共衛生服務區域的居民更容易罹患疾病,提高死亡率等。企業也可能因種族主義對特定人種身心健康造成影響,如菸草公司以強迫勞動為目的進行人口販運等。而少數民族的治療材料、醫療知識與體系則受到殖民主義的佔用、壓制、破壞與邊緣化,使其健康權受到更進一步的侵略。種族也會與其他因素交互作用,如少數族裔孕婦死亡率較高,顯示出種族與性別的交織性對生殖健康造成的影響。

臺灣原鄉健康不平等的現象,也是種族主義對健康權影響的一個例子。根據內政部統計,2021年原住民平均壽命較全國少6.92歲[1]。且根據衛福部會資料,原住民新生兒死亡率、事故傷害死亡率、心臟/腦血管/消化系統相關疾病死亡率等都較非原住民族為高[2],顯示原住民並未獲得適足的健康照護。在2022年兩公約國際審查的結論性意見中,委員在第12條健康權的部分也特別指出原住民健康議題,建議臺灣盡早通過《原住民族健康法》草案,確保原住民平等獲得保健與醫療資源。在COVID-19疫情肆虐時,臺灣東部的原鄉部落確診率居高不下,是臺灣確診率最高的地區。這些都顯示少數民族的健康權在臺灣仍未獲得充分保障。

特別報告員建議,各國政府應訂定行動計畫,通過立法,增進衛生保健、就業、教育、住房方面的種族平等。此外在許多國家中,對於侵犯健康權有關的種族歧視可執行司法措施要求賠償,以提供補救和恢復人的尊嚴,伸張賠償性正義。2024年臺灣將迎來《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ICERD;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 的首次國際審查。該公約第5條(e)iv項中,即強調應保障各種族能平等地享受公共衛生、醫藥照顧社會保障及社會服務之權。後續在ICERD於健康權議題上的討論,可多參照特別報告員所提出的觀察與建議,以期對臺灣在地實踐有所裨益。

 

延伸閱讀:聯合國健康權特別報告員報告《種族主義與健康權》

https://www.undocs.org/Home/Mobile?FinalSymbol=A%2F77%2F197&Language=E&DeviceType=Desktop&LangRequested=False

 

▮ 註釋

[1] 參見內政部簡易生命表及平均餘命查詢 https://www.moi.gov.tw/cl.aspx?n=2948

[2] 參見衛福部統計處死因統計 https://dep.mohw.gov.tw/dos/lp-5069-113.html

 

202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