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我們的國家睡著了!障礙者參與、政府快醒醒——CRPD 平行報告暨活動發布記者會
▋時間:2021 年 12 月 3 日 (五) 早上 9:30-11:30
▋地點:行政院→監察院→立法院
▋記者會直播:https://fb.watch/9Fs3yskHKp/
▋統籌單位: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
▋其他媒體資料:記者會照片資料夾、各團體完整發言稿
1203 國際身心障礙者日的這天,超過 20 個台灣在地障礙者團體與人權團體一同上街,為障礙平權現身與獻聲!
近半天的活動,從行政院前的記者會揭開序幕。主要發布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縮寫為 CRPD) 平行報告,並由各障礙團體與障別代表,逐一就障礙兒童遊戲/教育/參與平等權、障礙者參與、無障礙/可及性、心理社會障礙者的隔離與通訊自由、障礙女性生育健康與支持、台灣手語作為聾人母語、視障資訊近用,以及障礙者長照等障礙者日常生活的各方各面進行意見陳述,直指 CRPD 具有國內法效力已將近 10 年,但在實際執行上仍處處是阻礙。
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辦公室主任江孟真作為執行編輯,首先綜整說明這份由27個台灣在地公民團體,共同撰寫、完成平行報告之執行方式和問題意識。他說道:「成員團體中,超過一半是障礙團體,其他則是長期從事司法改革、推動廢除死刑、獄政革新與經社文權利提升的人權團體。」而這份民間平行報告的內容 (報告下載連結:https://bit.ly/3fDnedb),盤點且指摘政府在尊重、保護與實現障礙者權利的未竟之處。平行報告的執行方式,則依循公約條文與初次審查結論性意見進行關聯性分組,透過各組內部、與跨組別的密集討論、協商,完成基於參與團體共識的平行報告,具體呈現台灣障礙者人權現況,更提出相應政策建議。另外,也持續「採訪代筆」模式,透過適度支持呈現障礙者自身觀點;再者,八個小組的組長,超過半數是障礙團體認領擔任,積極實現障礙者自主倡權的人權模式!
上百頁的平行報告,問題意識不離三大面向:
- 政府仍以慈善與醫療模式看待障礙者,而不是基於人權模式提出平權政策。不僅限縮對障礙者的定義,也沒有提供障礙者自我選擇、決定與負責的支持機制,更沒有落實障礙者參與原則,不夠積極促進障礙者的實質平等。
- 政府沒有積極排除環境阻礙,包含物理空間、資訊、法規政策、社會經濟條件等層面,使障礙者在司法近用、人身自由、自立生活、意見表達、教育、就業、以及社會與文化參與等面向,皆無法充分且平等享有權利。
- 仍存在障礙歧視。包括法規存在歧視,使障礙者無法擁有平等保障與平等受益。同時缺乏歧視的明確法律規範,沒有充分將合理調整入法,更沒有「拒絕提供合理調整即構成歧視」的規定。社會意識提升工作也不足夠,使障礙者仍需面對歧視與不平等的對待。
江孟真強調「障礙權利是人權 不是恩給或慈善」,同時呼籲政府、朝野各黨與國家人權委員會,應通盤理解CRPD,肯認障礙本質上是人類多樣性的展現,將權利還給障礙者,充分實現CRPD追求的融合式平等!
台灣身心障礙兒童權利促進會秘書長鄭淑娟直面詰問蔡總統「為什麼在國家政策中,身心障礙兒童的權利一再被忽略!」接著說明不論在兒童遊戲場或教育現場,都長期漠視輪椅兒童和特殊需求孩子的權利,致使共融遊戲場根本不共融,推行融合教育數十年的教育現場,也無法有效回應障礙學生的需求。
長期漠視障礙兒童的情況,更在疫情底下一覽無遺。鄭淑娟進一步提到教育部並未針對特殊生的防疫措施、口罩政策進行超前部署,導致家長、學生無所適從,更使得特殊生無法正常開學。此外,防疫政策上亦未考量不同障礙兒童之需求,以口罩為例,許多障礙兒童因生理特殊性,如自閉症、肺功能不佳、小耳症等無法配戴口罩;部分兒童因認知問題,無法長期配戴口罩;亦有嘴部肌肉無法控制的孩子,因口水而造成口罩濕潤、無法透氣,造成抗拒及不適感,「但是國家對於他們沒有提出任何合理調整的防疫政策,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成了被國家遺忘的族群。」
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理事長林君潔強調「距離上一次國際審查已經四年,但是障礙者的生活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台灣照顧者殺人或自殺事件仍平均兩到三個月就發生,然而政府未正視根本問題,仍欲興建機構剝奪障礙者自立生活的可能性以及自由。而號稱讓障礙者參與的政策,也僅是將障礙者視為棋子,號召到會議上表達意見,但實際上從起初始計畫到最終決策,都沒有障礙者共同討論參與的機制。
此外,現行的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推動小組並無法事先預防、或即時且有效解決障礙者人權問題,「以中央為例,小組每 4 個月才開一次會議,障礙者入學被拒、雇用單位拒絕合理調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無障礙及個人助理不足等皆未能及時提出,導致諸多議題僅淪落會議桌上的討論,而障礙者人權早已被侵害。」
林君潔要求設置「處理身心障礙者事務」的專責單位,平日除培力、宣導教育之外,也要即時接受陳情、積極有效處理,並且調查統計各地服務概況,蒐集國外資訊法規,協助各部會落實CRPD,「請我們的政府不要繼續睡下去了!還給障礙者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度!」
台北市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社工師游鯉綺聚焦在無障礙/可及性的針砭,提到「無障礙」從未離開《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更被寫入憲法修正條文第十條,卻也從未真正落實。臺灣的無障礙,不但去除既有的阻礙進度緩慢、困難重重,號稱通用設計也只跟其他人通用,不顧慮障礙者的特殊需求;更令人髮指的是不斷複製錯誤、歧視障礙者的各式路阻充斥在城市裡的公園、步道,毫不猶豫的限制了障礙者社區生活的範圍。
游鯉綺亦指出,政府總是致力宣傳,勝過用長遠、細緻的規劃回應全面無障礙生活的需求。「金融機構將ATM 再劃分視障用的、肢障用的,何來通用?搭公車要求陪同者、不幫忙上下斜坡、身心受創的新聞不減反增,何來共融?口述影像永遠是看跟不上話題的舊片,何來機會平等?新落成的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提供一整排視線不良的座位當輪椅席,這不是歧視什麼才是歧視!除了機構沒有可以自己居住並且獲得充份支持的服務,又談何自立生活?」總是忽略無障礙的公共設施,更是隨處可見。
臺灣失序者聯盟發起人王修梧從疫情生活角度切入,闡明心理社會障礙者在精神科病房的處遇。疫情期間,疾管署為防範院內群聚感染,發函要求各醫療院所暫停實體探病,鼓勵民眾透過視訊設備來遠距探訪。但王修梧特別點出「政府忽略了長期以來,精神科病房是禁止攜帶手機、平板、筆電這些個人行動裝置的,疫情期間亦無例外。」再者,精神科住院時程長短不定、亦未參酌當事人意願,「以急性病房為例,據衛福部統計,去年每人每次所待天數高達39天,也就是說,在疫情期間住院的精神障礙者,無法會客也不能使用手機,無疑被迫長時間雙重隔離。」
王修梧進一步說到,即便沒有疫情,一旦住進精神科病房,就會面臨無從申訴的人身約束與保護隔離。既無法自由通訊、亦無法自由行動,如外出須先取得醫師許可、有家屬陪同、且有時間限制(慣例為四小時)。「其實,疫情造成的探病限制,只是讓精神障礙者在醫院被隔離、被監禁的既有現實,更加明顯而已。」
台灣障礙女性平權連線理事長周倩如表示身心障礙婦女同時面對障礙與性別的交織處境,更容易落入不利的狀態。身心障礙婦女在取得醫療、生育健康服務以及育兒支持面臨許多的問題。
以子宮頸抹片、乳房攝影檢查為例,相關的醫療資訊不具備易讀版本、檢查通知亦未提供多元無障礙格式、內診檯設計更是未考量到障礙者的移動需求,導致許多身心障礙婦女面對檢查時只能打退堂鼓、或需另請家屬陪同。另一方面,兒童的主要照顧者仍以女性為主,但現行政策與服務並未考量如何支持障礙者從事親職。雖衛福部有安排專業人員為障礙父母提供輔具教育訓練,但仍未有明確期程說明障礙父母照顧子女之輔具之借用或輔助的相關配套方案。
周倩如呼籲政府加速醫療院所無障礙的規範及獎勵,而醫療院所的無障礙不應該只有空間的建築技術規範,更需要包含資訊、溝通、以及檢查設備的可及性與無障礙。並且建立育兒支持服務以及育兒輔具之配套方案。
台灣聾人聯盟秘書長詹富娟先以手語強調「『臺灣手語』就是聾人的語言!它是生長在臺灣的聾人們自然發展出來的一種語言,不是人工語言、也不是附屬於中文的語言。」臺灣手語雖作為國家語言之一,但在過去的政策卻仍以聽人思維打壓聾人,強迫聾人成為大家口中的「會說話的正常人」。
詹富娟進一步提到當臺灣手語本質與重要性確立後,手語翻譯員在聾人及聽障者的資訊平權當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網路時代興起,許多政府部門利用直播方式傳遞訊息,但如總統接待外國賓客、友台官員等關於台灣的脈動與進展卻仍不見手語翻譯的配置。此外,手語翻譯員二十幾年未調漲的薪資,以及政府投入專業人才培育經費的縮減,都再再減低了人才投入的意願。他呼籲「請政府挹注手語育才資源,改善專業人力勞動條件!穩固聾人資訊平權的基石!」
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教育推廣專員袁佳娣則以視障角度代表發言,訴求視障者的資訊平權。他表示如果參與社會生活,那麼獲取資訊是必不可少,「但在一般的狀態下,人類吸收資訊的方式,有 80% 從視覺而來,可想而知,視障被資訊屏蔽的程度有多嚴重!」
袁佳娣分享銀行開戶經驗,當時「金管會堅持要見證人,但我不是無行為能力人,只是需要閱讀合約的電子檔案,這很難嗎?!」順利開戶後,仍阻礙重重。網路銀行的無障礙功能只有半套,別人可以投資換匯,視障者只能查餘額;甚至如果遇到驗證碼,更是窒礙難行。
日常生活中,也處處充滿障礙,如無人餐廳的自動點餐機、便利商店的 iBon,皆使視障者不知道該如何下手。當朋友聊著某本當紅暢銷書、院線電影,視障者也只能從網路東拼西湊,猜測可能的內容。他強調「這些就是視障者的日常。視障者也是『公民』,需要資訊近用權。」
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副秘書長劉于濟則透過數據資料,闡明政府應善用預算,改革現有長照制度。現行長照制度並未包含「需 24 小時照顧的重度障礙者」,主管機關對聘僱外籍看護的重度障礙者,只願給付照顧及專業服務額度之 30%,且限制喘息服務條件僅固定在家裡,不能提供外出活動服務等,都造成聘請外籍看護的重度障礙者無法受有平等對待;同時導致外籍看護及照顧者嚴重過勞現象。面對長照問題,劉于濟建議放寬給付照顧及專業服務額度,並研修長照照顧服務法,將直聘僱外籍看護者納入長照 2.0 體系,同時搭配使用居服員,並增列同儕支持者,以及申請自立生活的個人助理,以全面滿足障度障礙者的照顧需求。
劉于濟亦針砭現行長照制度設計未能提供障礙者直接給付制度 (Direct Payment),致使居服員輕忽漠視障礙者實際需求。我國在第一次審查 CRPD 報告時,國際審查專家結論性意見已建議我國長照制度應實施個人直接給付制度;因此,再次呼籲主關機關應予以採納,並在長照制度規劃落實直接給付制。同時,主管機關也需秉持「沒有障礙者的參與,不要為他們作決定」原則,確實讓需求使用者與障礙者團體 (DPOs) 代表參與監督管理的決策。
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活動企劃陳彥廷正式發佈由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與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共同發起的「我們的國家睡著了!障礙者參與,政府快醒醒」活動開跑。該活動宗旨,是呈現國家在障礙平權工作的顢頇;欲號召全台灣的障礙者,將阻礙無窮的日常處境,透過照片、影片、語音等不限媒材的方式呈現國家睡著的態樣,張貼在臉書活動頁上 (活動資訊:https://fb.me/e/4sOwhCNxN),再請大家點讚、轉發呈現障礙重重的日常。為接上明年八月 CRPD 國際審查與委員來台,亦開始規劃「我們國家睡著了」展覽,展出地點與時間會再確認後公告。
行政院前的記者會,最後在主持人也同時是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秘書長莊棋銘邀請現場與會夥伴發言中劃上逗點。接著大家移師到監察院門口,進行下一階段的展演。
在監察院前,透過臺灣失序者聯盟主導的行動劇,向國家人權委員會提出沉重呼籲,國家人權委員會應正視其在使命、職權的定位,皆與監察院不同。同時應盡速確立人權委員的職權內容,使其與監察委員能進行明確分工。完成上述後,人權委員更應向各界說明自己的使命與職權,並且發展新的工作模式。如此一來,才可能做到障礙人權保障與促進的工作,而非只是捨本逐末的工作成果。
隊伍抵達立法院前,行經的人行道只容一台電動輪椅通過、立法院門口腹地狹小的狀況,也再再顯示離障礙平權仍有很大的距離。
最後,由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教育推廣專員袁佳娣作為代表,向立法院呼籲「障礙者的聲音需要被聽見、以及更順暢透明的溝通管道!」現行諸多立意良善的法規,因忽略障礙者需求,致使他們完全無法近用!袁佳娣強調「當政府機關在制定政策時,一定要關注障礙當事人的需求,不要只偏頗的採用專家學者的觀點。」接著請現場夥伴透過行動展示訴求,深切企盼不要總是對障礙者「摸頭」,而更應積極聽取障礙者的聲音,以促進障礙者的實質平等。
▋主持人:莊棋銘|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秘書長
▋發言人:
江孟真|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辦公室主任
鄭淑娟|台灣身心障礙兒童權利促進會秘書長
林君潔|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理事長
游鯉綺|台北市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社工師
王修梧|臺灣失序者聯盟發起人
周倩如|台灣障礙女性平權連線理事長
詹富娟|台灣聾人聯盟秘書長
袁佳娣|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教育推廣專員
劉于濟|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副秘書長
陳彥廷|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活動企劃
▋出席團體:
人本教育基金會
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
手天使
西藏台灣人權連線
台北市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
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
台南夢城自立生活協會
台灣人權促進會
台灣身心障礙兒童權利促進會
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
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
台灣獄政工會
台灣障礙女性平權連線
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
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
台灣聾人聯盟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聽障人協會
花蓮自立生活協會
財團法人天主教會新竹教區越南移工移民辦公室
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高雄市向陽自立生活協會
嘉義市新世界自立生活協會
臺灣失序者聯盟
臺灣社區居住與獨立生活聯盟
▋CRPD 第二次國際審查平行報告撰寫團體 (依英文名稱字母排序):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LIMA 台灣原住民青年團、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聽障人協會、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台灣身心障礙兒童權利促進會、手天使、新竹市原住民身心障礙者協會、人本教育基金會、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國際愛地芽協會台灣分會、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嘉義市新世界自立生活協會、高雄市向陽自立生活協會、台北市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精神醫療與心理健康服務使用者聯盟、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台灣人權促進會、臺灣社區居住與獨立生活聯盟、台灣獄政工會、台灣障礙女性平權連線、社團法人台灣酷兒權益推動聯盟、台灣國際醫學聯盟、臺灣失序者聯盟、台灣聾人聯盟、財團法人天主教會新竹教區越南移工移民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