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CRPD初次審查

相關背景文件

公約本文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英文 / 中文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 英文 / 中文

政府提出之官方文件 - 2016年12月

共同核心文件 無此文件
初次國家報告 英文 / 中文

本聯盟提交之平行文件 - 2017年9月

關於初次國家報告 英文 / 中文

問題清單暨政府回覆 - 2017年9月

本聯盟平行回覆 - 2017年9月

結論性意見與建議 (CORs) - 2017年10月

結論性意見後續行動回應表

國際審查委員會

此次審查由下列國際專家進行。
台灣首次《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國際審查的主席由長瀨修擔任。長瀨現為立命館大學衣笠総合研究機構的特聘研究教授,研究議題包括日本身心障礙者權利與論述的歷史發展、法律發展、《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落實以及身心障礙文化等等。他和石川准於1999年出版的《歡迎光臨障礙學》(障害学への招待)不僅奠定了日本身心障礙研究的基礎,還進一步促成了2003年日本身心障礙研究學會(障害学会)的成立。長瀨曾擔任內閣身心障礙者相關制度改革會議(障がい者制度改革推進会議)的成員及國際融合組織的亞太地區代表,現則擔任日本身心障礙平權論壇(NPO法人障害平等研修フォーラム)的理事。他過去幾年也曾來台舉辦講座數次。
Kingston女士曾擔任英國平等與人權委員會(Equality and Human Rights Commission, EHRC)委員,2012年,她被選為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委員會委員,2015年更被推選成為副主席,任期恰好於 2016 年底屆滿。Diane Kingston 現職為「基督教盲人會」(Christian Blind Mission, CBM)之國際倡議聯盟(International Advocacy and Alliances, IAA)團隊的副董事長,也是該組織立場文件的主要作者。當聯合國CRPD委員會決定就「身心障礙婦女與女童」草擬第3號一般性意見時,Kingston女士亦是起草工作小組之核心成員。
1943年出生於德國的 Adolf Ratzka 17 歲時感染了小兒麻痺症,從此使用呼吸器、電動輪椅以及個人助理服務超過半個世紀;種種經歷以及在1960年代美國接觸到的自立生活運動,使他逐漸肯定自己作為身心障礙者新的身份認同。1970年代回到歐洲的Ratzka開始倡議:社會應該以自決權為根本,保障身心障礙者享有機會平等、人格尊嚴、無障礙環境等權利,且進行培力,他們才能夠實現自立生活。1980年代後,Ratzka也參與了歐洲自立生活網絡、斯德哥爾摩自立生活合作組織及瑞典的自立生活機構等非營利組織的成立。
自劍橋大學畢業後,Stein 在紐約擔任律師並開始積極關注身心障礙者的權利。目前,Stein為哈佛大學法學院的客座教授,並為哈佛大學法學院身心障礙研究計畫的共同創辦人及執行主任。該研究計畫創立於2004年,與各國的政府、NGO、國家人權機構等合作,並對某些地區提出憲法或法律上的建議。
Stein是第一位在《哈佛法律評論》工作的身心障礙者,除了在各大期刊發表和身心障礙者權利有關的著作外,也在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等大學教授身心障礙者法律。作為國際公認的身心障礙者法律和政策的專家,Stein曾參與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草擬,而聯合國大會於2006年通過了此份對身心障礙者權益有著重大影響的公約。
1950年出生於加拿大,Daine Richler從麥基爾大學心理系畢業後,便不懈地與身心障礙者家庭、團體合作至今。在1970年代的加拿大,把身心障礙者送到機構安置是許多家庭唯一的選擇。從種種去機構化的嘗試出發,Richler想要拒絕的不僅僅是安置機構,而是基於身心障礙這樣的標籤所有強制把人們區隔的措施。例如,聯合國起草《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時,很多團體或國家代表執意捍衛設置特殊學校,因為他們認為這才是保障身心障礙者受教育的權利。Richler與合作團體的堅持使融合教育得以被寫進《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24條。2015 年,Richler 更進一步推動了第4號一般性意見的生成,對《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中的融合教育做了更詳細的定義和解釋。